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

蒙古民族藝術/ Treasure of Mongolia

喉音(Khoomei) 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藝術,表演時以蒙古民族樂器等伴奏。可分為哈日嘎(xargia)、卡基拉(kargyraa)、蒙古阿爾泰(Mongolia Altai)等三種。與宗教息息相關,也常廣泛運用到宗教祭典中。喉音是源出於山水自然間的聲音,完全靠喉嚨來發出各種音律。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「口述與無形人類遺產」之一。

長調(Urtyn duu) 古代匈奴時期就已出現的一種蒙古歌謠。演唱者歌聲極遼闊洪亮,音域寬廣能從最低音到最高音,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「口述與無形人類遺產」之一。

馬頭琴(Morin khuur) 蒙古特有的民族樂器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5 列爲「口述與無形人類遺產」之一。古時候,西蒙有個名叫納木吉樂的獵人,歌聲如像天神般優美,鄉親稱他為「布穀鳥-納木吉樂」。納木吉樂日日騎著如飛鳥般 奔馳的快馬去到遠方探望他的戀人,但是心懷妒忌的惡人諾彥卻殺害了納木吉樂的馬並強娶了他的姑娘。傷心之餘的納木吉樂思念著他的戀人及愛馬,以駿馬的尾 巴、馬鬃作弦,取樹木雕刻了馬頭的形狀作琴身,就這樣傳下了馬頭琴。

西蒙傳統舞「畢也爾戈」Bielgee 蒙古西部的傳統舞蹈。流傳於阿爾泰地區,特色是以雙肩、手腕、手指、胸膛和腳步動作舞出西蒙人民傳統的生活風貌。快速多變的舞蹈動作,外在可表現賽馬、摔角、射箭等活動情形、内在則可演繹心理情感。

沒有留言: